不少宝妈一看到孩子比同龄人矮半头广证策略,就急得团团转:要么跟风买 “长高补剂”,要么顿顿给孩子吃 “大补汤”,可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,甚至有的孩子还因为 “补得太猛” 出现消化问题。
其实孩子长高根本不用这么折腾,咱们厨房常见的 3 类家常食物,就能给骨骼补足 “生长能量”,比乱补安全还管用。
第一类:高钙家常菜 —— 给骨骼 “打地基”
骨骼生长的核心是钙,可很多家长总觉得 “补钙要靠昂贵的保健品”,其实家常食材里藏着不少 “天然钙库”,做法简单还易吸收。
首推的就是牛奶,它不仅钙含量高(每 100 毫升约含 100 毫克钙),还含优质乳蛋白,能帮钙更好地沉积在骨骼里。不想喝纯牛奶的孩子,可以做成牛奶炖蛋:鸡蛋打散加等量温牛奶,放少许白糖搅匀,过筛后蒸 8 分钟,嫩滑香甜,孩子基本都爱吃。
需要注意的是,别用刚烧开的水冲牛奶,会破坏营养;也别和菠菜、苋菜等草酸多的蔬菜一起吃,草酸会影响钙吸收,建议这类蔬菜先焯水再烹饪。
除了牛奶,豆腐也是补钙能手,尤其是北豆腐(每 100 克约含 138 毫克钙),比南豆腐钙含量更高。家常做法里,豆腐蔬菜丸子就很合适:
老豆腐压成泥,加切碎的胡萝卜丁、香菇丁,放 1 勺淀粉和少许盐调味,揉成小丸子,水开后蒸 15 分钟,一口一个,既能补钙又能补维生素。
还有芝麻酱,钙含量比牛奶还高(每 100 克约含 1170 毫克钙),每天给孩子拌在面条里,或者抹在全麦面包上,方便又营养,不过要控制量,每天 1-2 勺就够,避免摄入过多油脂。
根据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建议,7-10 岁孩子每天需要 800 毫克钙,11-13 岁需要 1000 毫克钙。
靠这些家常菜搭配着吃,比如早上 1 杯牛奶广证策略,中午 1 块豆腐,晚上面条加 1 勺芝麻酱,轻松就能达标,根本不用额外吃钙补剂。
第二类:优质蛋白菜 —— 为骨骼 “搭框架”
如果说钙是骨骼的 “砖头”,那优质蛋白质就是 “水泥”,没有蛋白质,钙再足也难建成结实的骨骼。很多家长以为 “补蛋白要吃大鱼大肉”,其实家常食材里的平价蛋白,反而更适合孩子消化吸收。
鸡蛋是 “全营养食物”,蛋清里的卵白蛋白和蛋黄里的卵黄磷蛋白,都是易吸收的优质蛋白,还含维生素 D,能促进钙吸收。家常做法不用复杂,水煮蛋、蒸蛋羹就很好,早上吃 1 个,搭配全麦面包,就是一顿营养早餐。需要注意的是,别给孩子吃溏心蛋,可能有细菌风险,彻底煮熟更安全。
瘦肉也是蛋白好来源,比如猪里脊、牛里脊,脂肪含量低,蛋白质含量高(每 100 克约含 20 克蛋白)。可以做成番茄炖牛肉:牛肉切小块焯水去血沫,加番茄块、姜片炖 1 小时,软烂入味,孩子也能嚼得动;或者把瘦肉剁成泥,和切碎的青菜一起做馄饨馅,鲜香不腻,还能补蔬菜纤维。
还有鲈鱼,肉质细嫩,含优质蛋白和 DHA,不仅能帮骨骼生长,还对大脑好。清蒸鲈鱼是最佳做法:鲈鱼处理干净后划几刀,放姜丝、葱段,水开后蒸 8 分钟,淋上少许生抽和热油,原汁原味,孩子爱吃还不腥。建议每周给孩子吃 2-3 次鱼,换着种类吃,营养更全面。
孩子每天需要的蛋白量有讲究,按体重算,每公斤体重需要 1.5-2 克蛋白,比如 30 公斤的孩子,每天需要 45-60 克蛋白。靠 1 个鸡蛋、100 克瘦肉、100 克鱼,再搭配豆制品,完全能满足需求,比吃蛋白粉更安全,还能锻炼肠胃消化能力。
第三类:多维营养素菜 —— 助骨骼 “快生长”
除了钙和蛋白,维生素 A、维生素 K、锌等营养素,也是骨骼生长的 “助推器”,这些营养素大多藏在新鲜蔬菜和杂粮里,家常烹饪就能保留营养。
维生素 A能促进骨骼软骨发育,缺乏会影响骨骼生长,家常食材里,胡萝卜、南瓜、菠菜都富含维生素 A。可以做胡萝卜炒鸡蛋:胡萝卜切丝,和鸡蛋一起炒,简单快手,维生素 A 还能通过油脂更好地吸收;或者把南瓜蒸熟后压成泥,和面粉一起做南瓜馒头,暄软香甜,孩子吃主食的同时也能补营养。
维生素 K能帮钙 “锁” 在骨骼里,避免钙流失,西兰花、羽衣甘蓝、纳豆(孩子能接受的话)都含维生素 K。西兰花建议焯水后清炒,别煮太久,不然维生素 K 会流失;也可以把西兰花切碎,和鸡蛋、面粉一起做蔬菜鸡蛋饼,煎至金黄,外酥里嫩,孩子一口能吃好几块。
锌能参与生长激素合成,缺锌会让孩子生长变慢,家常食材里,牡蛎、坚果、杂粮都含锌。牡蛎可以做成牡蛎豆腐汤:牡蛎焯水去沙,和豆腐块、葱花一起煮汤,清淡营养;
坚果可以每天给孩子吃一小把,比如核桃、杏仁,也可以磨成粉加在粥里;杂粮比如小米、燕麦,煮成杂粮粥,既能补锌,还能帮孩子调理肠胃。
需要注意的是,这些营养素不能只靠某一种食物补,要 “杂着吃”,比如每天吃 3-4 种蔬菜,2-3 种主食(搭配杂粮),每周吃 1 次牡蛎或坚果,就能满足身体需求。别想着靠 “单一食物猛补”,均衡饮食才是关键。
孩子长高别踩 “补剂误区”,做好 3 件事更重要
很多家长觉得 “补剂能让孩子快速长高”,其实盲目吃补剂反而有风险:比如过量补钙可能导致便秘、影响铁锌吸收;过量吃生长激素相关补剂,还可能让孩子提前发育,反而影响最终身高。比起补剂,这 3 件事更重要:
第一是 “吃对家常菜”,把上面说的 3 类食物合理搭配,比如早餐:牛奶 + 鸡蛋 + 南瓜馒头;午餐:番茄炖牛肉 + 清炒西兰花 + 杂粮饭;晚餐:清蒸鲈鱼 + 豆腐蔬菜丸子 + 小米粥,保证营养均衡。
第二是 “适量运动”,每天让孩子动 30 分钟 - 1 小时,比如跳绳、摸高、打篮球,这些纵向跳跃运动能刺激骨骼,促进生长激素分泌。别让孩子总坐着看电视,多户外活动,还能晒晒太阳补维生素 D,帮钙吸收。
第三是 “充足睡眠”,生长激素主要在晚上 10 点后深睡眠时分泌,所以建议孩子每天 9 点前睡觉,保证 8-10 小时睡眠。别让孩子睡前玩手机,避免熬夜,不然生长激素分泌会受影响。
孩子长高是个 “慢功夫”,没有 “捷径” 可走。与其花冤枉钱买补剂,不如把家常饭菜做好,搭配运动和睡眠,让孩子在健康的生活习惯里,自然长成 “大高个”。宝妈们别焦虑,耐心陪伴,孩子都会慢慢长到理想身高的!
港陆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